在《说文解字》中,“忠”的本意是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古人以尽心任事为忠,宋代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君子以为忠。”可见,“忠”在古人看来是一种美德。
《左传》中有一句“临患不忘国,忠也。”,即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我不禁想到了蔺相如,他是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但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他完璧归赵。他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而蔺相如'人璧同在“就是忠,”完璧归赵“就是忠。
然而我认为”忠“不仅是忠于君、忠于国,在现代社会中,平民生活中忠于家庭,忠于朋友,忠于真理,忠于真相等等,这都是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