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忠的内涵 [复制链接]

1#

  在《说文解字》中,把心放在中间,不偏不倚就是忠,每个人都应该忠于自己的内心。“忠”的本意是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说道“忠”,我不由得想的了《出师表》,这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这是君臣之间的“忠”,也是我们讨论最多的。
  但我还想得了夫妻之间的“忠”。《诗经·卫风·氓》写了一个痴情女子与负心汉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不忠。但也不乏令我们感到的“忠”,这不禁令我想到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震撼于她的决心,她“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我也震撼于他不惧死亡的忠诚,”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也是忠,对爱情的忠,对婚姻的忠,令我们深深地铭记。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1:2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在《说文解字》中,“忠”的本意是忠诚无私、尽心竭力。古人以尽心任事为忠,宋代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君子以为忠。”可见,“忠”在古人看来是一种美德。
《左传》中有一句“临患不忘国,忠也。”,即面临祸患仍不忘国家,这是忠诚的表现。
  我不禁想到了蔺相如,他是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因功任为上卿。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但最为我们熟知的是他完璧归赵。他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而蔺相如'人璧同在“就是忠,”完璧归赵“就是忠。
然而我认为”忠“不仅是忠于君、忠于国,在现代社会中,平民生活中忠于家庭,忠于朋友,忠于真理,忠于真相等等,这都是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