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二、见利思义 [复制链接]

1#

早期儒家的“义利观”这个基本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重义轻利”,还是“先义后利”,关键是作为原则、标准的“义”必须正确,即符合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否则前提错了,一切就错了。在阶级社会里,由于阶级利益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不同,“义”的具体内容往往也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5:5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教育青少年学生更加应该懂得见义思利的内含,弄清义与利关系问题中的几种基本观点,并自觉坚持“以义制利”、“义然后利”的观点。让青少年学生明确义利观是具有阶级性的,知道为哪一个阶级和政治集团谋利益,就有哪个阶级和政治集团的“义”。总之,笼统的“义”是不存在的。
TOP
3#

“见利思义”,出自《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意思是说:见到财货利益能想起道义,危亡关头不惜献出生命,长久处于困境而不忘记平生的诺言,就可以算是正人君子了。由于孔子“见利思义”的道德观点,恰当地处理、准确地概括了义与利这一社会生活伦理的本质关系,所以,被后世奉为基本道德规范,传承至今。要深刻认知“见利思义”德目,必须了解“利”和“义”的含义和它们的关系。
TOP
4#

当代主流意识中,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有机统一,就是一种现代义利观的体现。公私兼顾,先公后私。邓小平说: “既要讲个人利益,也要讲集体利益。当二者出现矛盾时,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个人都向‘钱’看。”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切实做到‘公私兼顾’。”
TOP
5#

见利思义教育在如今要求我们懂得社会生存规则,明明白白做人。义利观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则,应当深刻理解见利思义的内涵,知道何为利、何谓义,树立“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加强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学习,明确现阶段“义”的主要内容,在各种利益面前,知道“思义”思什么,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用正确的道德理念指导行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