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学 [复制链接]

1#

佛家言心言性,侧重于心性的无为面、自然面、超越面、无我面,佛家是从消极面入手而言觉心佛性,故力倡出世、避世、遁世、厌世。尽管佛家也曾言“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佛性)不相违背”;“大乘菩萨需作众生不请之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但这仅仅是佛家的一个姿态,一句口号,并没有真正落于实处,也难以真切地落于实处。就其基本性格而言,佛家为出世之教而无疑。大乘佛教起源于小乘,并以小乘为基础,小乘佛教是一个典型的出世、厌世之宗教。

儒家言心言性侧重于心性的创生面、道德面、自律面、自发面入手而言仁心德性,故力倡入世,不避世间纷杂艰险,正视社会现实,于人伦日用之间成就人格,升华身心,参悟人生价值,彰显道德庄严,实现生命终极关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