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俭,戚,礼之质;奢,易,礼之文。文质相宜,礼之本。

养与丧,是人必须历经的重要过程。居不养之以敬,而丧事铺张隆重,以求虚名,不仅失其孝道,实则是欺心,更是欺天。不惟自私,更其残忍。养之以俭,葬之以奢,实为本末倒置。

丧礼仪式的隆重,只是一种作秀式的矫情,是做给人看的表面虚饰,并不能证明是否孝敬。孝心,真正的孝敬深存于心,表面的文饰是虚假的,是一种恶行。如果心存真正的孝敬,其心哀戚惨痛,那里还有心思在表面上做足文章给人们看呢?

提倡朴素庄重的社会风气,崇尚节俭真诚,是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奢靡之风的盛行,必将导致竞相仿效攀比,必将造成社会财富极大的无序浪费,无端的耗损民力民财,损伤经济元气,导致人心涣散。以我们现在的社会心态我们所推崇的礼恰恰与此相悖,以奢侈排场为人称道。家人弃世,借口得其天年,扬扬之情见于容色,丧事不显其哀戚而办理豪奢,,致祭接待,不见忧悲,形同儿戏。形式的作秀结束后,便如释负重,即刻又笙歌燕舞,乐也融融,实为寡情薄义。

礼的精神就在于,凡事宜其适度。孔子说礼仪的过分铺张是不合情理的。宁可简单庄重。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礼的内在规则:施报双向,平等对等,有序有位。
  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礼以直道为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
  施(始)的规则:卑己尊人,行敬让之道。
  报的规则:以直道相报,来而有往,投桃报李。可以重报,投我木桃,报以琼瑶。不可以反报,不可以轻报,不可以不报。
  知礼者知理,有礼者有理,合礼就是合理。
  礼自心生,礼由己发。
  “克己”与“由己”相结合。“复礼”与“为仁”相结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TOP
3#

礼的内在规则:施报双向,平等对等,有序有位。
  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礼以直道为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
  施(始)的规则:卑己尊人,行敬让之道。
  报的规则:以直道相报,来而有往,投桃报李。可以重报,投我木桃,报以琼瑶。不可以反报,不可以轻报,不可以不报。
  知礼者知理,有礼者有理,合礼就是合理。
  礼自心生,礼由己发。
  “克己”与“由己”相结合。“复礼”与“为仁”相结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