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1#

儒学系统的核心是仁。仁是夫子一生的寻求和实践的目的,仁的重要对象是平民百姓,“泛爱众”(《学而》)的“众”自然不分男女,都要“庶之,富之、教之”(《子路》),做到“近者悦,,远者来。”自然而然,夫子不可能去轻视妇女的。再有,孔夫子本人曾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本身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对待观点。所以,说孔子轻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现在通行的解法,实在是有待商榷。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3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王安石在《荀卿》中如是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所以,我们无论是自爱抑或者是自敬,都要把眼光放高。喜欢杜甫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我们站得不高,有怎会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有怎会知道自己还要爬得有多高?有怎么给自己定位?

TOP
3#

汉代的杨雄曾说过: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虽是简单明了的话语,内心却被深深的触动。无论是自爱还是自尊,我们都要首先从自己做起,似乎无论是什么事,只有从自己开始,才能延续到别人,才能延续到许多事情甚至是未来,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做不好,他有能做成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不爱,那有又能指望他爱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不自尊,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他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