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从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孟子直到近代革命家孙中山,他们无不推崇“仁爱”精神,把“仁”作为社会中最高尚的道德。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之中,不管朝代如何变换更迭,不管社会如何动荡剧变,以孝悌为核心的仁爱精神都没有变,并且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世界。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法国巴黎,他们曾这样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正确理解人生存的意义,离不开如何做人的道理,离不开如何处理相互的关系和整个共同体的关系,离不开“仁爱”的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呢?首先,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整个社会正急切地呼唤着“仁爱”精神,需要一种关爱的文化,需要对全民进行“爱”的教育。所以,我们在直面历史和现实,放眼全球之际,要吸取经验与教训。特别在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刻,在优良传统与道德遭受到种种挤压的情况之下,我们要坚守道德的阵地与情操。全社会都要认真下力气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仁爱”的精神,建立关爱文化,进行关爱教育,道济天下,打破“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只为自己活着”的念头与思想,要心中有他人,懂得为别人着想。在别人有困难之时,我们要适时伸出救援之手,仁爱之手,让别人感受到你的温暖,感受到你的爱。这样别人就会自觉地接受你的影响,净化自己的灵魂。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