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我们经常说做人要讲良知,那么良知到底是什么呢。良知是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体。朱熹说:“人做不是底事,心却不安。此是良知。”就是人做了不对的事,心中就感到不安,这就是良知。良知首先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于自己、人生、他人的思考,做事情的一个准则和前提。但是每一个人对于良知的认识又有所不同,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思是良知之发用。”也就是说,良知是天理的灵妙知觉处,所以良知就是天理,意识活动就是良知的发现和运用。所以我们说不同的人对于良知的解释是不同的,其实他们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学派和理论观点而故意为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或许在不同的年纪理解可能依然不同。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告诉我们如何良知发用,君子能够尊崇德性而又注重学问,达到广大的境地而又详尽精妙细微之处,达到高明的极点,而又符合中庸之道。王守仁说:“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他告诉自己,每当意念发动时,我心中的良知无不能够自己知晓。意念是善的时候,只有我心中的良知自己知道;当意念不善的时候,也只有我心中的良知自己知道。如何真正的知道自己的良知,跟着先人们的脚步就会有所感悟。就能够做到“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