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很简单的一句话但却真实的反映出了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能吃饱就可以,这就是天理,如果心中所想的不仅仅是吃饱还要求色香味俱全,这就是人们的欲望。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则刚,没有欲望的人是刚强的伟大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欲望的人,可以说是没有,欲望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佛教之人就没有欲望吗?错!佛的欲望很大很大,它是想让全世界的人们脱离苦难,它是从人们的利益出发的,所以说这种欲望是合理的,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并不是说欲望是不好的,在一定的情况下欲望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催动力,人们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那一份追求而拼命奋斗,争取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可是欲望超出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危及自身,危及他人,甚至危及社会。
当今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权利的诱惑,美色的诱惑,这些诱惑时时刻刻围绕在我们周围,这些诱惑慢慢的就会生成我们的一种要去追求这种生活的欲望。那么在这样物欲洪流的时代,怎样才能正确的把握自己呢?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去衡量我们行为道德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义。追寻自己想要的这并没有什么错,可是我们要想一下这是否符合我们的道德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一份真,才能抵达人生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