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1#

《论语•泰伯章》中曾子说的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我把这句话总结为三点,分别是“坚强”、“责任”与“仁爱”。在这个模块对于仁爱这一点,我想特别说一下就在前几日于微博看到的一个事件。我国画家任重与同伴至日本参与书画交流会,在奈良地区的一个公园碰到一头发了疯的小鹿,它的犄角缠上了一对泰国夫妇的婴儿车,已经断了的犄角开始大量流血,车里还有这对夫妇幼小的孩子,但是发疯的鹿可能造成的伤害是致命性的,周围群众没有敢上前的,我国画家任重与同伴毅然决然的上去制止住发疯的鹿,将婴儿车与它的犄角分离,同时尽管鹿角价值不少,他们也并没有带走。而后戏剧化的是,在日本生活多年的我国一位同胞在不明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于facebook、ins等社交软件上公开声讨任重等人伤害小鹿并拿走珍贵的鹿角,舆论哗然。任重在下了飞机得知此事后,于微博澄清此事,而后也陆续有围观群众正义发声,这位日本生活的同胞在得知真相后道了歉,但我却觉得这种利用群众的不知情的舆论声讨的”正义“才是真虚伪!任重在接受道歉后只说了十一个个字:中国人,礼仪第一,善爱无疆!于我的观点,我认为仁爱是来源于人的内心,而不来源于道听途说。仁爱从来没有国界,正同好坏没有明确的界限一样。这个事件中牵扯了日本人、泰国人和中国人,我想不管他人对于我们自身的印象是什么样,我们只要行善事,问心无愧,就是仁爱之士!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幸福的方式有很多,每个人的心中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不相同。
贫穷的人心中的幸福是:三餐衣食无忧,平平淡淡的走下去,直到能够过完一生,他会在心中默默感恩。
富有的人心中的幸福是:得到最真实的情感,以最平实的心态与身边的人相处。直到过完一生,感叹应得到更好的爱。
而钟期荣、胡鸿烈夫妇这对香港教育界的传奇也是幸福的,他们用仁爱之心谱就了一曲社会赞歌。
这两位高龄的老人因感于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于1971年出资创办了树仁大学。两人为创立树仁大学,奉上毕生积蓄4亿至5亿元。
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健康,为香港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这种奉献,就是一种仁爱,就是一种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