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从心所欲。好像“礼”的约束已经不存在了,对“天命”也没有了无能为力的感觉,我心想怎样,就可以做到怎样,不管怎样想怎样去做,都不会违“礼“背“命”。这是孔子最后体验到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比“礼”还高的地方,可以俯瞰“礼”的世界,从而体验到了对“礼”世界的超越。这时的“礼”不再是约束自身的东西,而是与自己合为一体,“礼”就是我,我就是“礼”,仁德全然居于心,所以我就是“圣人”了。这是孔子修行人生的最后阶段,但绝不是修行的最终境界,因为孔子没有实现对“天命”的超越的境界,而后世的修行者都没有超越过孔子的。荀子虽然提出“制天命”的命题,大有“人胜天”的意思。但他的思想根本不是从孔子的修行逻辑出发,而是对孔子整个修行道路的批判。西汉董仲书的“天人感应”学说虽有“天人合一”的要求,但其基础是传统迷信,人实质上只是“天”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