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克己成礼,所谓多闻阙疑是也,于此撷旧作,论礼之征显——敏于事而慎于言。
     左出论语学而章,述之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斯以君子之谓,窃不敢同,食则饱矣,居则安矣,孰为其逾君子之礼乎,不以为然,子尝谓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谓君子之法,见广而诸异,不可一也。愚以为,君子之道,事上而善下,敬事而信人,礼用而慎独,博学而广识,诚意而克私欲,彰盛德于天下,然后君子。
     然则敏事慎言,余以为然,事益敏而智益广,见诸一也,思已百千,大象无形质而全然于心,则人莫能之,事莫不成,言慎而身安,故曰三思而后行,言慎深思,可谓中庸保身之道,明哲明矣,其则利乎安身,何不为也。慎言者,非教众讷于言也。多思而行,匪欲之而不能,故不言讷,谓之慎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传立世之道,言多则必失也,见小人之嫌,虽不足畏,毋不妨也,言之囿,道而不己伤,不人伤。行则有度,志则有礼,传而有序,言之可以为言,慎其应之为慎,子尝曰,无情者不得尽其辞,适情而利于言,荣百而不一损,利百而不一害,善百而不一恶,斯以为言之道也。
     虽则敏于事而慎于言,非教众缄口,视乎众事,责其利害而行,彰以要隘,处以险身,从川水之势,折而忘反,盖承其势也,顺则矣,利乎安身。
     欲敏之事,在思在行,故尝道行,余以为思为要,内质而外修,利目顺心,则利身也。
     故国之道,应乎于天,承乎于人,传万世而不衰,教众庶而无遗,不啻以为经也,以为理也。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勤勉之。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