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出自《论语•卫灵公》,意即,一个人要是每天连饭都不吃,连觉都不睡,天天在那儿冥想,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那想破了脑袋也没有多大用处,你还不如好好去学。的确,一个人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可行之境。然而,学习应有学习之道。
古往今来的学问不仅仅是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不仅仅是形成文字的东西叫知识,人的行为、价值观、习惯、礼俗,这一切都是知识的传承,都体现在人的身上,只不过人们表现得不一样罢了。因此,一方面,在学习的时候,学问须化入内心,不然每天在真正的学问之外打转转,是不行的;另一方面,“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也是必要的,意即,一个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还向没什么能力的人请教;一个人他自己是很有学问的,还向学问少的人去虚心求教;一个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有;一个人自己本来已经是很充实的了,但是他看起来却是虚怀若谷;一个人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这样的一个人。
所以,好学而又虚心、充实而又宁静的状态,是学习的途径也是学习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