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关于“仁”,孔子给出的解释是“爱人”,并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说文》与孔子的解释大同小异,“仁”是个象形字,《春初•元命苞》里将其拆解为“两个人相互亲近关爱”,《礼记•经解》拆解为“上下相亲”。两个人相互亲近关爱本是良俗美德,解释也都有此意,而《礼记•经解》中的“上下相亲”之“仁”,“仁”中两人,一大一小,有高有低,上下有别,有不平等之意,而社会本就有层次,此类不平等难以消除,任何二人均不能完全平等,不平等之人走在一起,要相互亲近关爱,定会产生摩擦,故一路上二人均需“忍”。所以“忍”即“仁”,“仁”含“忍”,仁者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