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看来 ,中国“天人合 一”思想中“天”有三大基本内涵 ,一大内涵是具有附有人格意志的“神”;二大内涵是“礼”以及 “道”;三大内涵是世界万物 。“天人合一 ”的内涵是随着“天”的意义的变化而逐步发展成熟的。
第一 ,具有附有人格意志的“神”与人的“合一”重在说明“神 ”与 “人”交流相通 ,人能够拥有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第二 ,“礼”以及“道”与“人”的“合一”。“礼 ”之 “天 ”与“人 ”的“合一 ”是要用封建之“礼”来规范整个人类社会 ,是针对社会现实中所有的普通人而言的;“道”之“天”与“人”的“合一 ”是把 天 、地 、人整个世界都纳入视野来考虑,视野更宽了,“天人合一”演变成“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
第三 ,“物 ”和“人”的“统一”。“物”之“天”和“人”的“合一 ”指的是 :随着人的认知水平的提升 ,人开始怀疑那些以前保佑自己的神灵了,不再相信它们的作用 ,“人”也就不再被万物背后本来就不存在的神灵控制了,人对自然万物以及世界有了更加科学的理解 。因此 ,这个时期的“人”和 自然万物之间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 ,“人”也是万物中的一物 。正如栎树对匠石所说:“若与予 ,皆物也 。”这里就明确地指出人与树都是天地间自然万物中一物而已,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