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学孝行,以亲父母;学友行,以尊贤良;学顺行,以事师长。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孔子的孝观,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在孔子这里的孝是自下而上的孝,是仁义内涵的体现,是以亲情为基的家庭、血缘关系的拓展,是不管从物质上亦或是精神上对父母的满足以及敬爱,从生前到死后的孝敬之情,表明了对父母由敬至爱到孝的过程。而发展到了孟子则讲的是孝顺,是无条件的顺从、孝顺。
孝敬更多的比孝顺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符合由仁义行的内涵,因为它更多的是从心里、内心上讲孝,而孝顺更的是讲顺从,注重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及内涵。孟子论孝的典范是舜,孟子称舜为大孝之人,舜是二十四孝中是典范。孟子关于孝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以及家庭伦理关系,使得“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的重心是父子关系,而不是夫妻关系。中国传统家庭在本质上是血缘共同体,而不是婚姻共同体”。说明了这一思想对人们的影响,不能不说是以后的传宗接代思想以及重男轻女思想、男尊女卑思想的源头。继后儒学发展至董仲舒则强调“三纲”思想,其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要看到儒家思想的孝观念在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敬爱长辈方面上的正面影响,虽然历史的发展不如人所愿,它有可能加入了统治者的政治上的需要,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孝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需要传承下去的民族灵魂。我们分析认识它的负面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把握、了解正面的意义。总之,传统的仁义思想在亲情以及家庭、关系上表现出来的是孝道,而孝道包含了对长辈、父母的由下至上的行仁义的观念,但是我们不提倡愚孝,不提倡没有在基于仁义的基础上行孝,是道德所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