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五: 礼: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礼的概念,早在孔子以前就已经出现了。“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十五年》)可见,早在春秋初年,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礼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了。儒家从孔子开始,就主张把实施礼乐制度作为治国的基本手段。在孔子看来,礼首先是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不能越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同时,礼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这是对处理家庭关系的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这是处理君臣关系的准则。孔子之所以重视礼乐的作用,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现实有关。孔子想通过重建礼乐制度,来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
“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礼记•乐记》)“乐也者,施也。礼也者,报也。乐,乐其所自生,而礼,反其所自始。乐彰德,礼报情,反始也。”礼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礼,其主要目的在于报,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报答祖先;乐,其主要目的在于施,作乐的时候,人们用心倾听,而无反报之意。对于礼的作用,张载进一步解释道:“礼所以持性,盖本出于性,持性,反本也.凡未成性,须礼以持之,能守礼已不畔道矣。”(《经学理窟•礼乐》) 礼,是用来养成人性的,人性的养成,也就是反其本性的过程。
为什么礼能够起到成性的作用?“礼即天地之德也,如颜子者,方勉勉于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勉勉者,勉勉以成性也。”(《经学理窟•礼乐》) 因为礼乃是天地之德。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2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