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地安处穷困的,也不能长久地享受安逸快乐。有仁德的人,安守仁德。聪明的人,则利用仁道。”仁的精神是克己而利人,这是一种高层次的价值观。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如果放弃了仁,又何以称其为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即使处于仓促急迫的时刻也必定谨守仁德,处于困顿的境地也一定固守仁德。
当今社会商品经济文化冲击下,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思想泛滥,许多人为人处事总是先从个人利益出发,为利而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保持清晰头脑,有所为有所不为。“仁道”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个细节,只要我们用仁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就能达到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