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六、学习目的 [复制链接]

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人们做事情都该有目的性,学习也是如此。一个终日活在迷茫当中的人,对自己心中所想、眼前所闻之事没有充分认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学习的目的性影响着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在今天,我们很多人将一门专业知识视作谋生的工具。当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造福社会,并安身立命,这无可厚非。然而,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正所谓,大人之学也为道,小人之学也为利。([汉]扬雄《法言?学行》)。君子学习是为了寻求真理,小人学习是为了利益。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老师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选择会计学作为你们的专业?很多声音说道,"爸妈给选的!毕业了好找工作!“听到这里,老师并没有感到诧异,反而笑着说,你们说的都是实话,可是我想告诉同学们,不管你们是抱着什么目的选择的会计,我都要说,学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这句话,时至今日我都记得。“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然后,我开始思考所谓的高等教育究竟意义何在,习得一门专业知识?获得大学文凭?满足虚荣心?我们学习了十几年的课本知识,对我们人格、思想的完善起到了怎样的影响?就像另一位老师说的,简单的记账算账,任何一个中专甚至高中毕业的人,上一个月的速成班也可以做到很好,那我们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呢?他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一个人能掌握知识本身,这只能说,窥到了真理的一角。而能从思想意识的高度思考自己所学,这已经是超越了知识本身的。如果,从这思考当中发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观点,新角度,那才能称之为,沐浴了真理的光芒。这是我对于学习的目的性的几点补充,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也是一个不断充实的话题,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善于总结,勇于探索,这样我们的认识才能不断丰富,社会得以进步、发展。望与君共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9:02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们都学过那篇《伤仲永》的文章,天资聪颖的方仲永,自小便“指物作诗立就”。然而乡邻“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仲永“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经历使我们扼腕叹息,一个生来就聪明的人如果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他也会逐渐丧失这种优势,变得和常人无异,何况我们平凡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一个人,空有对美好品德的热爱,而不脚踏实地地学习,这样的后果就是,变得愚昧无知,丧失理性。有一种人,他们的身上有一种品格被他人称之为”低智商的善良“,这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道德绑架。一些人网络上发表言论,“马云这么富有,他应该为天津爆炸捐上几亿!”这就体现了发表言论者的是非不辨,诸如此类等。反观仲永,我们不得不说,他天生是一个“拿笔杆子”的人,然而,幼时的天资不能取代后天的教育。“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反求于自己,才能获得更长足的进步。所以我们说,有智慧的人往往是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他们能够不断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不断改正,提高自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