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明朝思想家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意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意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从他的这段话中我们看出,王守仁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意念发动处即是行,然而我们不能由此认为王守仁混淆了意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界限。王守仁批判地继承程颐、程颢所主张的“知而后行”,深刻地指出:“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邪”;“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之险夷者邪”。由此可见,王守仁作为“心学”集大成者重视精神实践,他的“知行合一”重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实,我们在研究这些理学大家的思想,这就是一个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的过程,然而,一味地追求内心的“格物”,达不到真正的“致知”,只有在实践中去磨练,去检验自己的行为,才能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