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十、培育良知 [复制链接]

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 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宋]朱熹《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意思是说,良心是本来就存在的善良之心,也就是仁义之心。这让我联想到孟子性善论的观点,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说:‘从天生的性情来说,都可以使之善良,这就是我说人性本善的意思。至于说有些人不善良,那不能归罪于天生的资质。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的品质不是由外在的因素所给予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意识到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获得,放弃就将失去。这样看来,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初状态都是具备善良的本性的,只不过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探求并发挥自己的善心,进而渐渐丧失了善良的本性。所以,即使是有着七情六欲的我们,也要常常反省、叩问自己的内心,我是否在言行中坚持了善良的本心?比如,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面临“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从良知的层面,每个人都会对老人的处境感到心生怜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伸出援手,这就是道德选择的过程了。我的回答是,扶。但是,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既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又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那些面对“仁”的选择装作视而不见的人来说,他们才是最可悲的,试想,如果有一天摔倒在地的人是他,他一定会对今时之选择感到羞愧吧!“仁义礼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有句话这样说,当你觉得太晚了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培育良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在关键时刻做出符合善心的选择,让自己人性中宝贵的一面闪光。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3: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