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礼的规范 [复制链接]

1#

做到有礼,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如果发现身边有什么不文明的行为还要勇敢的制止。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7: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做到尊礼,那么作为一名学生要穿着得体,既要体现出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又要符合学生身份。其次,就是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不做小动作,不破坏课堂纪律。总之,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 谦虚礼让, 2谈吐文明 ,3举止端庄 ,4讲究卫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点,那么,当之无愧你就是“礼仪之邦”的成员。这样,不仅传承了文明礼仪,也创造了和谐校园。
TOP
3#

有的出国旅游的人们,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出口脏话……试问:小处都做不好有何谈祖国繁盛。假若让外国人看到,还不耻笑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低,因为你们的方便,你们的行为让整个民族受到歧视,受到牵连,你说,你们对得起整个中华民族吗?你们对得起养育你成长的祖国母亲吗?
TOP
4#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TOP
5#

文明礼仪是律已、敬礼的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生活中我们要知礼、讲礼、善礼,做个文明人,不要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按照交通指示和标志行走,不闯红灯;要保护环境卫生,不践踏草坪,不随手摘花。毫不置疑地说,文明礼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处处都显示着我们的道德品质。
TOP
6#

文明礼仪是律已、敬礼的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在生活中我们要知礼、讲礼、善礼,做个文明人,不要乱丢垃圾;不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按照交通指示和标志行走,不闯红灯;要保护环境卫生,不践踏草坪,不随手摘花。毫不置疑地说,有礼尊礼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处处都显示着我们的道德品质。
TOP
7#

礼的确是一种约束力和克制力,我们以此来规范社会生活与自身行为,可以说没有礼就没有了规矩。此外,对长辈、对他人、对师长的礼仪,并非体现了等级制,反而恰恰反映了自身的涵养。以同样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举例,他们对长辈师长的尊敬远胜于中国,起立鞠躬更是每天都在重复的事情,生活在儒学发源地的我们,岂不汗颜?
TOP
8#

历史的变迁使中国人越来越执着于自身的利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反观古代先哲,他们都以宏观的角度讨论整个群体,在礼的问题上质疑,古代哲人太多注重群体而忽略了个体,其实他们正是将个体看成群体的一份子,实现相互统一,在群体发展中促进个人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