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将仁视为天下大道,将学视为人生大事,认为人可以通过学而知仁行仁达于天人合一,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不朽的意义。比如周恩来总理,他就是另一个“仁者无敌”,他曾说:“把骨灰撒在江河里可以做鱼的饵料,撒在土地上可以做庄稼的肥料......哪怕尽自己最后一丝一毫的力量,也要为人民服务。”
所以,仁,于国于民,于古于今,治国,修身,其价值与意义犹为深远。
仁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这一思想也贯穿于他的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问题上,在孔子看来,仁爱是做人的根本那么,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如何理解仁爱?于丹教授认为,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这样的一种大气度、大智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