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求实精神 [复制链接]

1#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亊物,“是”就是客观亊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面对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应该做的是什么,我们不是空想家,父母也不会养我们一辈子。他们提供给我们最好的机会,让我们丰满羽翼,让我们能够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来到这里立足点是学习知识、技能。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和追求,脚踏实地是我们做人的根本,脚踏实地也就是以实事为依据,努力一步一步去做你应该做的事。

“实事求是是当代大学生的做人根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对我们来说,实事求是始终是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一切事物都额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在学习中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实事求是,把握一切事物的内在规律。当我们做到了实事求是,把握了客观规律时,我们将会发现,走向成功并不那么困难。

大丈夫志在四方,我们要放眼世界,思想开阔,与时局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做好每件小事,才是我们的做人根本。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9:5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转]1936年,竺可桢 (藕舫) (1890.3.7—1974.2.7) 先生就任浙大校长。1938年11月,竺校长在广西宜山主持召开校务会议,决定以“求是”为校训,作为探求高深知识,培养健全人格的准绳。何谓“求是”,竺先生在题为《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讲演中这样阐述:“何谓求是(英文是Faith of Truth)?所谓求是,不仅限为埋头读书或在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究是非得失。”竺先生还说过:“校训为求是,实事求是,自易了然,然而言易行难,一旦利害冲突,甚难实行‘求是’精神。近世科学始祖首推哥白尼、伽利略以及布鲁诺三氏,除前一人著书外,后二人一秉求是精神,历险如夷,视死如归,以身殉科学。……壮哉求是精神!此固非有血气毅力大勇者不足与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