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发用,由近至远,必依一定理路,此理路便是血缘或地缘。朱熹在《论语集注》 中说:“仁主於爱,爱莫大於爱 亲,故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决不意味著,仁爱并不仅仅是爱自己的亲人,把其他人都排斥在仁爱的对象之外。孔子是把爱亲作为仁爱扩大的基础,他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论语·雍也》)孔孟并不是叫人们完全停留在爱亲上,如果仁爱被限定於此,就 摧折了仁爱。仁爱的本质就决定了仁爱必然要得到无限的扩大,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这就是“善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 》)最终达到的境界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若将仁爱停留於血缘或地缘亲情上,则又会陷入小集体的自私当中。故又有“忠恕”之道,将此爱心推向全人类,推向宇宙万象万物,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 ,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