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为亲解忧 [复制链接]

1#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经历过青春期的叛逆,对这句话的体悟更深了。为人父母的都不容易。为子女付出全部的心血,只愿子女过得更好。父母给与子女的不是世界最好的,却是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可,父母的全部不也就是子女的幸福吗?
能否想象身为子女的在外逍遥,而父母却在家中等待子女的归来,坐立不安。能否想象子女离家之后不再联系,而父母却在电话旁寄托着思念。
当子女决定远行,父母内心不愿离别,却依然微笑着鼓励子女勇敢去闯。分别之时,身为子女的厌烦父母的唠叨,其实是在拒绝父母的爱的表达,真的就那样决然的离去吗?父母已经给与了子女全部,不知该以怎样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只是想告诉子女,家永远是你们的港湾。累了,就回来歇一歇。
习惯了的存在,就以为是理所当然的。这不就是我们的思维误区吗?错误地表现在与我们最亲的人身上。现在看来孔夫子的“圣人远其子”时段么的先见之明,不快为大智慧之人啊!当下为父母的给予了子女太多,使得子女认为得到是理所当然的,更有甚者造成性格的扭曲。有多少案例在一次次地证明这个道理,却依然不能给父母敲醒警钟。父母曾经所处的年代,的确收到了许多苦难,但也正是这些苦难才成就了他们那一代人。现在的条件较之那个时代是好了太多,子女的成长环境是温室中的温室,备受呵护。请不要让我们失去承受苦难的机会。太顺利的成长容易使我们面对困难无所适从,甚至我们失去面对挫折的勇气。我们也想要面对曾经父母经历的苦难。爱是相互的,请允许我们经历苦难,学会如何体谅你们为父母的不易。不要让我们以为生活是那样的简单,而认识不到你们存在的意义。那样只会使我们失去存在的意义。难道做子女的仅仅只是接受父母的爱就足够了吗?不要这样给与我们“自私的”无私的爱。我们做子女的也要有爱父母权利,而不只是接受爱。
父母用青春成就了子女的成长,不知不觉,曾经打酱油的小屁孩长大成人了。我们看到了属于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青春在远方,父母不能再陪我们一起去追寻。我们必然远游,但是,游必有方。父母需要的只是一个心安,请给予他们安定,至少是安心的感觉。
父母给予了我们太多,他们的爱的输出已经达到了一个效应递增为零的状态。不像青年们的恋爱那样浪漫,他们给予的爱是那样朴实,真挚,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忽略。想象一下,如果身边出现一个像父母爱你那般一样爱你的同龄异性,估计早已是感动的无以言语,只差以身相许了。
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不求回报,但是我们需要给予一个回馈,告诉他们我们明白你们的爱,并且接受。同时给予我们的爱。这个方式就是给予父母一个依赖他们的感觉,使父母认为自己还有事情可以做,也许只是一碗热汤,一件外套,一个问候。试想,一个被依赖的人是不是会认为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呢?
子女是父母的全部,关爱自己就是关爱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忧。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1:51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