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立志坚定 [复制链接]

1#

立志之大小决定一个人的眼界高低,会认识到不同的世界形态。但这也并非绝对的。这个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
记得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写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当时写的是“我希望我有10……0块钱,然后买好多铅笔、橡皮给同学,修好多好多很大很硬的路……。我还希望可以当个科学家,做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玩具。”而现在我只想好好做一个人,顶天立地。
志向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认识的加深而提升,也可能会因为骄奢淫逸而懈怠。做人不能没有志向,但更不能好高骛远 。量力而行。立志太小,无须努力就能达到,便会生骄傲自大之心。失去恭敬之心,偏离正轨,易犯大的过错。立志过于高远,非人力所能及,可思而不可行,便会生挫败自卑之心,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形成自我抑制,难成大事。
发展的过程是循序渐进地。此生为人是一场独特的修行,也是要循序渐进的。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7:00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学者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病于安常习故,而不能奋然立志以求自拔。
不是指具体的去做什么工作 君子有所谓有所不为,亦是有社会分工的  
在书摊上闲逛,看到有一类书很是流行,写的是一个主题——如何幸福。
想象着一种状态——深秋的午后,一个人的旧书店,捧一本书,学习如何幸福,似乎一切都那么和谐。
真正危险的情境不是紧张的局势,而是在局势缓解时,心境放松的那一瞬间。福兮,祸之所伏。
人们大多是追求安逸的状态,却是由于躁动、不安。愈是不安,愈是渴望,愈是偏离中和的状态。
接触到幸福这个词,大多数人会想什么是幸福?而实际上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幸福就像是一把枷锁,牢牢地锁住了内心对于多彩世界带来的悸动。一栋房子,操劳一辈子。追求了,就是真的幸福吗?
幸福是好的,但是幸福不等于安全感。安全需要一种保护,但是任何的防护本身又是一种限制。
真正的安全是不停地奋斗。幸福只是人生的某一个短暂的状态,只有将死之人才有享受的真实欲望。至少在青春的时代,我认为追求安逸是饮鸩止渴。将自己的激情,一点点的被暂时的安逸带来的担忧蚕食掉。最后,透支掉生命所有的潜力。
真实的人生追求应该是有一种对于行动的反馈,在懈怠时给予激励的目标。不停地追求,且乐此不疲。学习便是这般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