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舍忠取义,以义为上,这已不是儒家忠义价值观念的原意。按儒家通则,“义”应该服从“忠”,因为“忠”的对象毕竟是君父。而这里特别强调重信守诺、知恩必报的“义”,显然来自民间的传统。民间的所谓“江湖义气”,主要就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救助、回报和温情,这种“义”体现了利益交换的原则,因而在当时市民百姓中是广被认可、并有着极大吸引力的。若从儒家以传统道德为价值中心的文化背景考察,关羽的冒死释曹,也符合孔子“杀身成仁”、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注重动机的纯正,不计后果如何,这正是儒家一向提倡的道德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关羽释曹也受了一些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