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君子和小人 [复制链接]

1#

关于”君子”最古老的含义:主要指受过教育且有良好品德的人,而一般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因而也跟那些无德之人被并称为“小人”……”小人”有两种解释,原意为身材矮小的人,但自古时流行到现在一直被公认为地位低的人(后代也用做地位低的人的谦称)。现在特指人格卑鄙的人。地位低是古时候等级社会的一个必然群体,所以古时候的“小人”不是贬义的,另一个小人的解释就是针对一些有缺陷的群体了。这个缺陷就是指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人格卑鄙就是指人的道德品质卑鄙。
古云:”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但人和人一开始交往的时候,有很多隐性的东西一般不会暴露,一但朋友之间有了利益或其他之间的冲突,人的本性往往暴露无疑.也是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时候,所以交朋友也如大浪淘沙,能真正交心的朋友有一两个亦难能可贵了.所以君子有君子的朋友,小人有小人的朋友,有”近竹者赤,近墨者黑”一说,你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也决定了你本人的素质和修养.古云:” 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所以君子和小人是不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