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孝: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

孝,是一种重要的品德,是每个人都要具备的品质。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对孝的诠释:
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孝利亲也。——《墨子经》
子爱利亲谓之孝。——《贾子道术》
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周书·谥法》
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
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孝,文之本也。——《国语·周语》
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大司乐》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诗·鲁颂·泮水》
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旧唐书》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3:1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在传统的儒家中,仁义忠信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而曾子将这些内容都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讲求仁爱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体现仁爱;讲求仁义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掌握适宜的程度;讲求忠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合乎忠的要求;讲求信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合乎真正的信实;讲求礼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对礼有真正的体会;讲求强大的人,只有通过孝道才能真正表现出坚强。在这里,孝完全统摄了一切社会准则,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和根本。曾子还说:“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认为孝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将孝置于至尊的地位。这样,孝已经跨越了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命题,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终极法则。
TOP
3#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万章上》,事亲、尊亲成了人最高的道德表现。正因为孝成了人生最高的道德,所以孟子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在这五伦中,孟子认为父子、君臣两伦最重要的,“仁之实,事亲是也;父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离娄上》,孝悌成了五伦的 中心,所谓“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入则孝 出则悌 守先王之道” 《孟子·滕文公下》,都将孝悌作为德性的最高表现。因此,孟子所最为推崇的圣人是尧舜,“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总之,孟子将孝悌作为伦理道德的中心,是对孔子孝悌合一的思想的直接继承与发展。使孝道进一步政治化。
孝治是孟子为君主设计的一种理想境界,他不厌其烦的向梁惠王反复宣扬孝治,“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使儒家孝道进一步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TOP
4#

孔子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和创新具体如下:
1、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2、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3、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4、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5、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