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七、智的价值 [复制链接]

1#

智的价值

智是儒家文化的重要价值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53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智的价值

智在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从理性主体的角度来审视人的反思精神,儒家文化的“智”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首先,儒家所说的智是人类精神中所具有的明辨是非的一种高级智慧状态,“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同时,智也是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知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 。(《王文公集卷二十六·荀卿》)其次,智作为人的高级的智慧状态,还是规范人自身行为的心理标准,人正是借着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规范,以使之达到合理的状态,正如董仲舒所言:“凡人欲所行,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春秋繁露卷八·必且仁智》)不仅如此,智还是人在作出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的心理基础,只有以智的权衡为前提的价值选择才是理性的、更符合人类合理规范的,以智之明所做出的选择才是理性的选择,“智明然后能择”。 (《二程集卷一·劝学篇》)第三,智在儒家文化中是圣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仁的理性基础,智和仁结合起来往往是这种人格的基本表现。“仁且智”是周文王等古代先圣的代名词。(参见《孟子·公孙丑上》)第四,智作为人的智慧的高级状态,是人心安于理行之于道的心理基础。人正是借助明理悟道才得以心安不惧,“智者不惑”。(《论语·宪问》)智所具有的含义除上述诸多方面以外,还有理性主体的意义,即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德中,智是其他四德的理性基础,仁义的实现、礼的践行、信的持守皆以理性之智为心智前提。

TOP
3#

智的价值

智在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从理性主体的角度来审视人的反思精神,儒家文化的“智”会给我们带来诸多方面的启发。首先,儒家所说的智是人类精神中所具有的明辨是非的一种高级智慧状态,“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判断是非是智的开端,就是说人在生活中应该能分辨是非,如果只是一味地盲从,随大流是非不分,那和禽兽何异?在此处,智说的不是现在所谓的“聪明”和“智商”,而是一种智慧,因为人聪明了不一定就能够智慧的生活。有时还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同时,智也是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知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知己者,智之端也,可推以知人也” 。(《王文公集卷二十六·荀卿》)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首先要自知,一个没有自我意识,对自己的优缺点没有清醒的认识是很危险的,一个自知的人能正确处理好自身的一些矛盾,从而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一个人既要自知也要知他人,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知人是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首要条件,知道其是怎样的人,你就会在心中有一个天平,哪些人是可以深交的,哪些人只需在表面上交往即可。其次,智作为人的高级的智慧状态,还是规范人自身行为的心理标准,人正是借着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规范,以使之达到合理的状态,正如董仲舒所言:“凡人欲所行,皆以其智先规而后为之”,(《春秋繁露卷八·必且仁智》)不仅如此,智还是人在作出价值选择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的心理基础,只有以智的权衡为前提的价值选择才是理性的、更符合人类合理规范的,以智之明所做出的选择才是理性的选择,“智明然后能择”。 (《二程集卷一·劝学篇》)这说的也就是一个人要有明确的理性判断能力,才能作出合理的选择。尤其是在今天复杂的社会背景中,有所舍,有所择,才不失为明智之举。第三,智在儒家文化中是圣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仁的理性基础,智和仁结合起来往往是这种人格的基本表现。“仁且智”是周文王等古代先圣的代名词。(参见《孟子·公孙丑上》)这更多的体现为作为一个国家的首脑在治理国家中,仁和智都是缺一不可的。不仁会失去民心,而不智同样会使国家混乱,因为在此“智”反映的是领导的艺术,也是考验执政者的智慧的。第四,智作为人的智慧的高级状态,是人心安于理行之于道的心理基础。人正是借助明理悟道才得以心安不惧,“智者不惑”。(《论语·宪问》)有智的人不会迷惑,说的就是有智的人自己有明确的目标,为所应为,而且即便是在复杂的情况中也能把事情看得清清楚楚,从而能不为自己所惑,不为他人所惑。智所具有的含义除上述诸多方面以外,还有理性主体的意义,即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之五德中,智是其他四德的理性基础,仁义的实现、礼的践行、信的持守皆以理性之智为心智前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