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祖国的内涵实质就是爱国。爱国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情感,是一个国家的民族意识和人民觉悟的集中反映,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最早的爱国情感是由乡土之情升华而来的,长期相对稳定地生存、繁衍在一方水土之上,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依恋、热爱这片故土的情感。爱国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力量源泉,经过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延续、积淀和发展,已经深深的融入了我们的民族事业,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
中华民族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稳定共同体自有史以来就对自己的祖国有一种深厚的、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将个人的感情和伟大的祖国联系起来,把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九州大地渗入到自身的感情当中,产生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爱国之心、立国之志、报国之举,都是基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之上的。
忠于祖国 树立崇高的民族精神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爱国的内容十分广泛,热爱祖国的山河,热爱民族的历史,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危机之时英勇战斗,为祖国捐躯,都是忠于祖国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古代忠于祖国的表现。
忠于祖国在古代即是维护统一,抵御入侵。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勇于反抗侵略的民族。“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一首《满江红》表现了人民英雄岳飞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对国家的忠诚,拥有维护祖国统一的满腔热血,洋溢着高扬爱国主义激情。
(二 )近代忠于祖国的表现。
忠于祖国在近代主要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义和团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势力,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完整和民族利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的这两句表达了他无限的爱国情怀,甘愿牺牲,用自己的鲜血铸就国家的繁荣昌盛。
(三)当代忠于祖国的表现。
从九八抗洪到抗击非典、再到抗击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举办亚运会到举办奥运会,从中国航天飞机第一次飞入太空到中国第一艘航母的建成。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中国人民战胜了一系列艰难险阻,创造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奇迹。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强调: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习近平主席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据此我们可以将当代的忠于祖国归纳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四)党的性质决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登上历史舞台,但无一不被历史所淘汰;各种道路都曾被尝试过,但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带领中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才能从根本上被推翻;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起来,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才得以确立和奠定。 在当代中国,一个彻底的爱国主义者必然是一个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者。所以说,党的性质决定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国家的利益就是我们的最高利益。我们要以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当代革命军人的思想和行动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