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行为品的规范礼尚往来,礼的行为品的规范礼尚往来,当物品冠以“礼”,顾名思义,已经不是普通的物品,而是一种具有特殊符号意义,即具有“礼”性质的物品了。而“礼”在我们的社会里,就是强调“往来”。正像《礼记·曲礼》中的一句话所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然而,这样的往来又是为了什么呢?我们从礼物的流动中可以看到生人变熟,熟人更熟,社会关系像一张大网逐渐被织就的过程,其实,礼物的流动是为了更重要的一个东西。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诗经·卫风·木瓜》中就有这样的三段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规范,倡导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以礼的方式来交往,便会增进人情,增进社会的凝聚。所以,礼物,是一种以礼行为的规范物,目的是为了社会的整合。在送礼这样的日常行为中,人际行为就被社会规范化了,不会送礼,变成了不会做人,最后形成好像是只讲人情的文化。当礼品不是自然真情的容器,反倒成了应有之情的容器时,就会变得包装精美,腹中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