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接动力,是一个政党荣宝审计的源泉。"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的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则主要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质量的竞争。不仅在现在,我国一直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和一些智者也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等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诗句是古人重视创新精神的真实写照。记得小学教科书上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讲述了小司马光在小伙伴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司马光拿起石头砸开缸,水从缸中流出,小孩得救的故事。小司马光机智聪明,他灵敏、理智的举动救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是我国古代常被人称赞的“创新人物”。
虽然现代我国一直都在强调创新,以期望我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创新不容易,因为创新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则孕育了太多的风险。因此寻找到适合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创新方式、改革方式非常重要。在创新领域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人才创新非常重要。新型的创新性人才应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强大的心理能力,能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能承担失败带来的损失和责任,这就给正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我们一个学习的标准和方向。结合最近的新闻,中国GDP总量虽然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创新思维意识上还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虽然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在各领域的创新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