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礼的原则 [复制链接]

1#

         礼,作为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行为规范、有序行为规范。我们除了遵从礼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几千年开始,我们的祖祖辈辈开始十分注重“礼”。周礼,是我国古代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规范和制度。在周礼中,始终贯穿着“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也”的原则。其中最基本的是“亲亲”和“尊尊”。“亲亲”是等级原则。“亲亲父为首”,旨在维护家长制;“尊尊君为首”,旨在维护君主制。二者都是巩固宗法等级制度服务的。从这两个基本原则出发,周礼在伦理道德上特别强调孝和忠。在当时的综合等级制度下,“亲”和“尊”往往二位一体,因此孝和忠也往往两相结合:子弟孝顺父兄、小宗服从大宗。
          再谈及到现代礼仪的原则,从礼仪的制定、评价和践行来讲,礼仪应该遵循时代原则、角色原则、平等原则、简约适度原则、真诚尊重原则、自信自律原则和信用宽容原则。三国时期为了复兴汉室,刘备听了徐庶和司马徽的建议,带着礼物和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关、张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书信一封,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以及请他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愿。 回去以后,刘备三天素食,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责备了张飞,并同他第三次拜访了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真诚待人,最终会得到有识之士的赏识。后来“三顾茅庐”的典故成为真诚待人,访贤求才的经典得以广泛流传。
         “积土而为山,称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众恶之魁”、“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最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亦当以慎重处之”这些古仁人的名言警句给他们的后代以“礼”原则的教导,为人诚恳、谦虚,高调做人、低调做事,这样的人生才活得精彩!
最后编辑武科大陈星辰 最后编辑于 2014-12-06 10:28:03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8:06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