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六、众德之本 [复制链接]

1#

        在儒学推崇的诸多道德中,儒学把“仁”放在首位,特别突出“仁”在诸多道德中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即所谓“仁为根本”。所以“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三达德”(仁、智、勇)都把“仁”放在首位。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他认为“仁”是“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徒有形式而没有实质的价值,实质的价值就是“仁”。古代有诸多学者都在阐述”仁“的内涵:孟子说”仁“是“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朱子认为“仁”相当于《易经》“乾卦四德”中的“元德”,“乾卦四德”是“元亨利贞”,《易经》说“元者善之长”,所以“仁”是众善之长,即居众道德之首。
        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想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社会状况。唐诗宋词作为我国一大文化瑰宝,很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感动着我们这代人。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生于乱世,十分体恤民情,在皇帝面前做谏官时,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写了大量讽谕诗揭露官僚势力残害人民的罪行。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力争多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在做杭州刺史时,他修筑湖堤(现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苏州,兴修水利,也受到苏州人民的爱戴在做忠州刺史时,他进行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办法,增加豪富的税款,减轻贫苦农民负担;尽量节省开支,减轻老百姓的支出。摆明为了纪念他,建造了”白公祠“。
        人类社会最终要靠仁爱的情感来维系,而不能靠权力、法律、金钱、物质来维系。人类如果丧失了这种“仁”的情感,人就成为木石,社会就会冷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无法维系。正如孟子说:“人者仁也,无仁就不成其为人。”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儒学才把“仁”提得这么高,放在人类道德之首。
最后编辑武科大陈星辰 最后编辑于 2014-12-06 10:16:34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34:14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