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华夏人民用智慧和劳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凝聚着许多许多优秀的思想和精神,哺育了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仅在古代,在当代中国,这些经典也是全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导向和学习内容。中华经典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通过让孩子诵读、熏陶、学习人类历史上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作品,从而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及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经典,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等重要著作。
近年来,不仅在国内掀起了经典教育的热潮,中国儿童开始从小接触中国古典文化;在世界上,孔子学院的建立使中华经典教育全球风靡,成为一种“时尚”。对于中华经典教育这个巨大的工程不少专家学者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认为:“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北京大学教授王炳照认为,“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人民日报》的文章表述为“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
通过上述名家的界定和启迪,可以这么来理解: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永不贬值,千年不朽,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有人把中华经典教育称为中华文化断层重整工程的教育活动,通过仔细深究我们可以发现此项教育活动是现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