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旧拓新,永占功林
历史的车轮在日日不息地向前运转。当前的社会更是风云乍起,瞬息万变。新的变化的发生就需要有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来应付。于是“创新”成为当下一个点击率颇高的词语。人类社会进程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改革创新。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却扼杀了我们的创新意识。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将形状各异的小石子打磨成了规中规,型号一致的“产品”。
创新是建立在怀疑,多思的基础上的。有一个画师收了几个徒弟,为了测试徒弟们的天赋,画师让他们用最简练的笔墨画出最多的骆驼。结果,当答卷交上来时,师傅发现,几个徒弟的画法有很大的差异。
几个徒弟在纸上画了大量的圆点,用圆点表示骆驼,但这些画被画师认为缺乏创意。因为这几幅画的思想是一样的,即尽可能画更多的骆驼,而纸上无论画多少,都是有限的。只有一个小徒弟的画最有独创性:他画了一条弯弯的曲线表示山峰和山谷,画上有一只骆驼从山谷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一个头和半截脖子。这幅画的创意就在于,谁也不知道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或许就是这一两头,或许三四头,或许是一个庞大的骆驼群。
谁也不是任何真正创造力的主宰,因为创造力不分国界,不分年龄,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创造力,只是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有句话说得好:“水不流动,必至污浊。”同样,一切事业,假使当事者不常常留意着改进、改良、努力着创新,最终,是准会落伍、失败的,反之则使当事者日益满载。
重庆的“鸳鸯火锅”被认为是中国最简单而又最赚钱的饮食创意。一次,几个重庆人宴请北京客人,鲜嫩的毛肚让人垂涎三尺,但麻辣的“红汤”又让客人难以忍受,主人只好用清水把烫熟的菜冲洗了再待客,而客人又忍不住想尝尝“红汤”中的美味,这一下子触动了店主廖长光的灵感,何不在一个火锅中调出两种汤来?于是他在火锅中间加了一条弧形隔板,并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鸳鸯火锅”,这小小的点子让他的火锅店声名鹊起。
李大钊曾说过:“人类最高的欲求,是在时时创造新生活。”特别是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如果不摒弃旧的东西和确立新的内容,那么生活和社会是不会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