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兼爱
孔子曰:“仁者爱人”这句话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志的人必然不会去做恶事,懂得把握自己感情去处理事情,比如说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帮助了许多贫困地区失学的孩子入学,汶川地震中救助,英雄事迹不断涌现等等,无不体现“仁爱”。朱熹观点中“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阐述了仁与爱的关系,仁慈的心才能流露出真爱,良好的道德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然而“仁”不能脱离“爱“而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拥有一颗“仁爱”的心,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亲人,并且懂得珍惜。仁与爱二者不可缺一,它教会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全面的了解事物的本质,用仁爱的心去领会把握是无留给我们的信息。
仁与爱并不只是体现大方面,它所联系到的是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需要我们去领悟,去体会,也并不是要达到仙人的境界,从自身的思想上,生活上得到深化,进步,做到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遏制不良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仁与爱”因为社会是每个人构成的,而人就是要学会如何生存及为社会做贡献,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论语.子路》中道:即使到少数民族地区也不能丢弃“仁爱”的原则,说明的是仁爱的众德之本,从另一方面看待少数民族,为今天党和国家处理少数民族提供了借鉴。
与此同时“仁爱”引发出的“信”和“忠”的原则, 也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关键,是融入他人、社会、国家的关节点,体现儒家具有强烈的责任爱和使命感。所提出的只是观点,看法,更多的是要我们去实践。
仁者兼爱让我们认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