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 [复制链接]

1#


“忠“,就是要热爱祖国并且奉献终身,执着于正义事业并且尽心尽力地完成,


“上思利民,忠也”。{ 引用}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仁义礼智信”中,无“忠”。实际“忠”包含在“义”中。“义”的一种古字是“宜”,适宜的宜。义就是这个意思,做自己适宜的事情。

今世所谓“义务”,由此衍生。而“忠”恰是人做自己该做的事的正确态度。
分享 转发
TOP
2#

从古至今,“廉“是指个人生活中的朴素精神与节俭精神,也是指公众生活中的廉洁精神。

在现代社会生活当中,就更应该提倡这种精神,因为人的心胸,欲望多了就会变得很狭隘,欲望少了就会宽阔。人的心境,欲望多了就会很忙碌,欲望少了会很清闲。人的心术,欲望多了就会很阴险,欲望少了就会平和。人的心事,欲望多了就会忧愁,欲望少了就会快乐,人的心气,欲望多了就疲软,欲望少了就会刚强。

因此,我们就应该适当的减少一些欲望,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有更多的美好与希望。不会整天的忧愁。这就需要我们用心灵去看世界,不要经常都抱怨,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阳光。要把一些不高兴的事情抛在脑后。
TOP
3#

仁与智

(引用)

世上感恩有几人?仁者见仁智见智,可上天来可入地。只要能走好自己的路,人生也是很精彩的。

爱是一条双行道,真心飞架通天桥。示强示弱人间情,感恩感悟最神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儿茂。待到悲智并起时,示强示弱皆为宝。

因此,要做这些就要一颗宽广的心,才能与世道所相一至。才做到、、、
TOP
4#

仁与爱

仁与爱之所以是基本原则和基础观念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是超越的源泉。又达到超越的途径,爱的本质就是圣灵,爱的表现是通过自己表现出来的。人之爱是人们信仰的标志和信号。在儒家中,人们认为,仁来自天,仁是天的本质。

爱是认识、意欲的基础;而在儒学那里,仁却是一切的一切的本源。

最后,爱是人格的这样一种行为,它将事物引向那在价值级序、爱的秩序中人格自己的价值完美方向。

我们在某人或某一群体身上认识到的一切道德上至关紧要的东西,必须还原为其爱与恨的行动,和爱与恨的潜力的特种构造:还原为主宰它们并且在一切感性冲动中表现出来的爱的秩序。
TOP
5#

我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对于义子的理解,我最喜欢的就是孟子的那句话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因此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应该做到孟子所说的义样,

一个义人乃是个正直的人,他的位格、形象与他内心本体是正直的。

人被造原是正直的,人却行出许多的巧计,传道书提到这句话的原意时,就提到神造人的时候原是正直,是人被造时伦理的本位,人的存心动机原是照神的形象样式造的。所以,人是正直的,正直就是义。我认为要做到义就应该是

TOP
6#

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实践中,

历史上有无数的事例,已经证明了忠确是关系到国家存亡、人民进退、民族祸福的双刃剑。爱国为国的都是有公忠精神的,反之,卖国祸国的都是私奸当头的,二者泾渭分明,冰炭不容。

当然,我们在今天研究古代丰硕的公忠精神,是一定要在继承的前提下,用辨证扬弃的方法,要剔除“忠君”等糟粕,明了其历史局限。我们要区分那些对“一家一姓”封建王朝的愚忠,与对人民、对民族的公忠;区分那些对一朝一代的“国”的效忠,与对祖国人民整体的“天下”的公忠。忠是伴随封建社会而产生的伦理道德 ,其初意是指利民、利公、利国 ,属于政治伦理的范畴 ,是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原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