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善孝为先 [复制链接]

1#

百善孝为先



1、“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又重才;不片面强调;又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行为中应该最先做到的,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相对于才而言;德更为根本;“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可见;品德是衡量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前提。对于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是否有德;是否切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修养素质;更关系到人民福祉、国家兴衰。孔子很早就看到了“德”的重要作用;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洪应明在《菜根谭》里指出;“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矣。”我们的思想先贤重视德之作用;对于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德才兼备是标准,实绩是关键.首先,要站在为社会、为人民谋发展、谋利益的高度来选拔干部,坚持德才兼备这个选用干部的根本标准.在选用干部时,应把那些有德有才的干部选用到领导班子成员中来,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要注重干部作风的考察,看干群关系是否融洽.其次,要看实绩."从实践看德才,凭实绩用干部",实绩是基础,实绩是关键.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孝作为录取大学生的条件之一有其合理性。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听着父母那无私的声音学会了叫第一声/FONT>爸爸,妈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 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拗九粥与孝顺节


  农历正月二十九,福州民间会过个很传统的节日,称为“拗九节”。


  这个节日源自“目连救母”这个典故。相传和尚目连的母亲凶悍,死后被送进地狱受苦。目连极孝顺,长大后,每天送饭给母亲,但都被小鬼吃掉。为了母亲能吃上饭,目连想了个办法,他用花生、豇豆、红枣等杂粮煮了一碗粥,撒上黑芝麻,看起来脏兮兮的。小鬼问是什么东西,答曰:拗垢粥(福州话“九”和“垢”同音)。小鬼误以为很脏不敢吃。从此目连的母亲便能吃上饭了。因为目连送粥的日子是正月二十九,又恰逢目连的母亲29岁生日,于是就把这一天称为“拗九节”。


  “拗九节”又有一个习惯的称呼——孝顺节。在这个节里,晚辈通常要给长辈送上“拗九粥”,出嫁女这天更是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的。


黄香凉席温被


  在中国的古书里,有“香九龄,能温席”的记载,讲的是我国古代“黄香温席”的故事。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确实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想到这里,小黄香心里很不安。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夏天到了,黄香家低矮的房子显得格外闷热,而且蚊蝇很多。到了晚上,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尽管每人都不停地摇着手中的蒲扇,可仍不觉得凉快。入夜了,大家都困了,准备睡觉去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小黄香一直没有在这里。


  “香儿,香儿。”父亲忙提高嗓门喊他。


  “爸爸,我在这儿呢。”说着,黄香从父亲的房中走出来。满头的汗,手里还拿着一把大


  蒲扇。•


  “你干什么呢,怪热的天气!”爸爸心疼地说。


  “屋里太热,蚊子又多,我用扇子使劲一扇,蚊虫就跑了,屋子也显得凉快些,您好睡觉。”黄香说。爸爸紧紧地搂住黄香,“我的好孩子,可你自己却出了一身汗呀!


  以后,黄香为了让父亲休息好,晚饭后,总是拿着扇子,把蚊蝇扇跑,还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


  人们说:“能孝敬父母的人,也一定懂得爱百姓,爱自己的国家。”事情正是这样,黄香后来做了地方官,果然不负众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千古流传。



如果让我用爱去排名的话,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现在城市里的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不缺钱花,但是孩子因为工作的缘故几乎都不在身边,平时恐怕很少见面,所以,在他们的感情上最渴望的是能与所有的亲人团聚。就象陈红首中<常回家看看>.不但要很好父母应尽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要精心照顾,耐心安慰。因为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是父母让我们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让我们懂得了/FONT>爸爸,妈妈的含义.


所以将来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着爸爸、妈妈;而且更要趁现在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