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精神何在?简单的说,可以用爱、敬、别、让、和五个字概括。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以礼待天下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美德。
爱,是人类相处最重要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国家,没有国和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中国传统思想以仁为最高的道德要求。仁与里不可分,“言行必言里,言礼必言仁,而仁者,爱人”。仁的精神就是爱人。因此爱也是礼的根本精神。
敬,尊敬、敬畏。尊敬他人,这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态度。孔子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呼?”没有了敬,赡养就失去灵魂,等同于饲养宠物。尊敬、敬畏,在行为上就表现为恭敬、严肃、一丝不苟,甚至是虔诚;而小人不敬,则表现为轻慢、随意、玩世不恭。
别,区别、分别。人的生活是社会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中,有一定的地位,身份;处于不同的关系中和不同的地位上,与不同的人相处,就有不同的要求。
让,礼让,谦让。这是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礼的重要精神。现代人提倡竞争,有人认为礼让精神已经不合时宜。其实,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紧密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中,礼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尤其重要。
和,《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作用在于达到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目标。爱、敬、别、让、都是为了这个目标。从以和为贵,明礼、守礼,使人际交往中处处充满爱、敬、别、让,社会就会变得温馨、和谐。
礼仪之邦就会传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