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经常问老师三个问题,分别是问仁、问政、问孝,这是《论语》中的三大问目。孔子在回答每一个学生关于“仁”的问题时,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这就给我们理解“仁”带来了困难,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阐释的空间。
一般认为,孔子讲的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我们先讲仁的狭义内涵,再讲仁的广义内涵,然后讲仁的学习与达到是否困难的问题,也就是仁的难度问题。
一、仁的狭义内涵
仁,从人从二,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的仁爱。我们看12.22这段材料: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爱人。这是孔子对仁最简明的一个定义。樊迟是孔门中比较迟钝的学生,学生越迟钝,老师的回答就应该越简明。后来《中庸》讲“仁者,人也”,也是这个意思。仁,就是拿人当人,也就是爱人。仁的内涵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需要辨析。
仁,既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最基本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呢?就是父母亲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亲子关系。所以最基本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爱的情感,就是父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爱,简单地说,就是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是双向的相互的,一方面是父母爱子女,一方面是子女爱父母,这就叫父慈子孝。在父慈和子孝的亲子之爱中,我们更应该强调哪一方面呢?我们更应该强调子孝。因为父慈也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子孝也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而且从人类的生存繁衍来看,也只有强调子孝才能保证人类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如果子女不孝顺,那谁还会生小孩,大家都不生小孩,人类不就断绝了吗?所以孔子非常重视孝,认为孝是仁的基本。
我们看1.2这段材料: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是孔子晚年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生。有子据说长得像孔子,所以在孔子去世后,受到众弟子的尊重,一度成为孔门的代理掌门,后来遭到曾子的挑战,其掌门地位最终被曾子取代。《论语》开篇第一句话是“子曰”,第二句话就是“有子曰”,可见有子在孔门的地位之高。有子说,一个人如果为人孝悌,也就是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么大概是不会去犯上作乱的。君子立身处世应该抓住基本,基本抓住了,道也就产生了,慢慢地也就可以达到道的境界。孝悌大概就是仁道的基本吧。也就是说,从孝悌做起,就可以慢慢达到仁的境界了。孝是子女对父母的爱,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爱,两者都是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但孝无疑是更为基本的。仁的基本说到底其实就是孝。
上面是说,仁首先表现为父母亲和子女之间的爱,也就是父慈子孝的亲子之爱,而在父慈和子孝之中,孔子更为重视的是孝,强调孝是仁的基本。但仁不仅仅只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他还表现为对身边每一个人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爱,这就是恕。恕可以说是仁的一种最根本的形态,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范畴。
我们先看15.3这段材料:
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这是孔子和子贡之间的一段对话。孔子说,子贡啊,你以为我是学得多又记得住吗?子贡说,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不只是学得多又记得住,而是能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我学到的记住的东西贯穿起来。孔子很博学,而且记性好,一般人包括不少弟子都认为孔子是博闻强识。但孔子很清楚,博闻强识其实只是最基本的功夫,关键还是要有一个创造性的观念能将所有的学问统领起来。那么这个创造性的观念、这个根本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孔子这里没有讲。后来孔子和曾子也有一段类似的对话,曾子替孔子讲了。我们看4.15这段材料: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学说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贯穿起来的。曾子说,是啊。孔子出去后,其他弟子就问,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学说,说到底就是忠和恕而已。曾子认为忠和恕是孔子思想学说中最根本的一以贯之的东西。一般认为,孔子思想学说中最根本的一以贯之的东西应该是礼和仁,其中又以仁最为根本,孔子的学说,简单地说就是仁学。孔子的学生应该是知道这一点的,从学生们大量地“问仁”可以见出。那么曾子为什么不直接说,夫子之道,仁而已矣呢?我想,这可能与仁的内涵丰富有关。仁是一个大范畴,其中包含了很多小范畴,比如说孝,比如说恕,等等。在仁的这些小范畴里面,应该有一个范畴是最为根本、可以把其他的范畴都统领起来的。学生们既然都已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那么现在更为关心的就是,在仁的思想之中,那个最为根本的核心又是什么呢?所以曾子和其他学生都要追问在仁的大范畴之下,到底是哪个小范畴更为根本。曾子的回答是忠和恕。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只是曾子的解释,孔子本人并没有这样说。后世的学者基本上都同意曾子的看法,但也有一部分学者持不同意见。我认为,忠是尽心尽力的意思,恕是将心比心的意思,忠和恕,虽然有关联,但二者并不相同。曾子更重视的是忠,孔子更重视的是恕,曾子在对孔子的思想作解释的时候,把自己的思想加进去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中可以统领一切的只是一个“恕”字,孔子的道,说到底就是恕道。我们看15.24这段材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还是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是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恕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孔子看来,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也就是说,恕应该是一个人思想和行动中一以贯之的东西。可见孔子本人更重视的是恕,这也说明恕是仁的一种最根本的形态。我们看12.2这段材料: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冉雍问什么是仁。孔子的回答分三点,其中一点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恕。可见恕正是仁的一种形态。
那么恕的内涵,到底又是什么呢?恕,就是如心,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推其所欲,自己喜欢什么,也就想到别人也会喜欢什么,所以有好东西会乐于与别人分享;一方面是推其所不欲,自己不喜欢什么,也就想到别人也会不喜欢什么,所以不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后者就是上面已经讲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就是下面要讲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