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的理解 [复制链接]

1#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观念。中华孝道友以下八条行为准则:赡养父母长辈;敬爱父母长辈;继承父母之志;祭祀祖先;承袭祖先之德;事亲以礼等。孝是中华民族一直倡导的一种精神,作为子女要孝顺,作为一个公民,要有孝的精神。


孝的意思很多、很广。孝,作为一个子女,赡养父母就是孝,要做一个孝子的话,就应该赡养父母,而社会上却有很多子女不孝顺父母,她们把父母看做事自己的负担,世人认为不孝的表现有五种:四肢懒惰,不好好赡养父母,这是一种;喜欢下棋喝酒,不好好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图钱财,偏妻室儿女,不好好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耳目的欲望,父母因此受耻辱,这是第四种;逞勇敢好斗殴,使父母遭受危害,这是第五种。的确,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好多人总是知道不父母的辛苦和劳累,父母为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他们非但不知道感恩,还认为那是里所当的,还作出很多伤害父母的事,甚至有好多父母到晚年出现无人赡养的情况,子女几个互相推脱责任,一个也不想有这样的负担,这是多么的悲哀啊,这是缺乏孝心的表现,这些人的行为是多么的可耻。

所以作为为今天的大学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有着高的素质,受过高等的教育,心中应充满感恩的心,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是最基本的,也是必须做到的。父母为了儿女操劳了一生,我们应该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孝体现在平时,让孝体现在每时每刻。行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给予父母,在精神上应该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时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一句慰心的问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满足了。他们不在乎我们物质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让父母的心灵得到一种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对待父母不要老说“等我有钱了怎么样孝敬您,等我有时间了去看您”,父母不会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等我们,他们等不起我们呀!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质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让老人等我们了。你往往对老人付出一分的爱,老人回报你的是十分的爱。时常与父母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时常想着父母,时常联系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孝顺。
  父母的大爱是无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节日的仪式,平时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从小培养常有一颗感恩之心,常有爱心,要学会体贴体谅父母的辛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