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分享]孝文化演变与传承 [复制链接]

1#
                                                  孝文化的演变与传承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流传数百年的“24孝”故事正是中国孝文化的集中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对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4孝”,人们也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争议。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表示,新“24孝”行动标准与旧“24孝”形成对比,就是想告诉大家,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我们对‘孝’文化的理解,既要传承又要有创新”。
  据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15个一二线城市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展开公众教育活动,宣传新“24孝”,活动将持续到2013年年底。
  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它一直是我们的祖先极力提倡而推崇的,即使是在反封建口号提出了100多年的今天,我们还为之津津乐道,还在寻找“孝”之根源,制定“孝”之标准。作为延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孝”有其自身的内涵,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规范,如《孝经》,再如《二十四孝图》。
  现代人对于“24孝”的评价,大多数人最为熟悉的恐怕是鲁迅先生的杂文《二十四孝图》。鲁迅认为“24孝故事”是封建遗留的糟粕,认为这些故事等于“最黑暗的咒文”,不仅不能劝人孝顺,反而令人“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尤其是对“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则故事,认为是对孩子的侮辱,而且“现在已经知道了这些老玩意,本来谁也不实行”。
  同时,也有人认为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准则不应该完全抛弃,孝道作为维系和促进以家庭为细胞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仍然应该发扬光大。这也是今天有关方面推出并大力推广、宣传新“24孝”的愿望与目的。
  从郭居敬到陈少梅再到新时期,“24孝”已走过了600多年
  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24孝”的故事成为系列最初起源于元代,出自学者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该诗选由历代24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结集而成。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又称《二十四孝图》,其故事大都取材于西汉刘向编辑的《孝子传》,也有一些故事取材《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籍,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郭居敬所列孝子榜样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层次地位上看,有帝王、大夫、书生、百姓;从年龄上看,有老者、成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有显贵孝亲的。由于故事性强,经常被用作儿童启蒙的读物。其中,“啮指痛心”、“卧冰求鲤”、“孝感动天”等故事脍炙人口。“24孝”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以后又有人刊行《女二十四孝图》等,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多年的流传过程中,“24孝”故事产生了不同的版本。甘肃境内清理发掘的宋金时期的墓葬中就有砖雕或彩绘的“24孝”人物故事,计30个。敦煌遗书中的各类孝子传、孝子变文中有关孝子的事迹也很多。
  历代文人、艺人也多以“24孝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单就绘画来说,就有清代王素绘的《二十四孝图册》和已故国画大师陈少梅的《二十四孝图》等最广为人知。民国时期还曾出版“24孝故事”邮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