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学的涵义 [复制链接]

1#
国学之所以称为国学是研究中国之学,这一名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已经成为专门的学问,国学的对象主要是儒学,先秦时代发展起来的诸子百家思想也属国学的研究对象,凡举经史子集,都是国学的范畴。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国学的方向和研究方法得以拓展,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都涵盖其中。近年来,国学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保护传统文化精髓的思想武器,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关注。一般来说,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与文学数学的意义不同,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首先是自然国学。国学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也是《易经》的内容,任何事物都是一阴一阳,例如左与右、前与后、男与女、奇数与偶数、手心与手背等等,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内在相互对立的阴阳两方面就叫做“两仪”也是所谓的阴阳,阴阳两仪各自内在的矛盾利害因素就构成了“四象”,把这个矛盾利害的基本因素按照辩证否定观进行推理、就有八经卦(用三爻组成的卦)所表达的基本卦象。国学是天地根是天长地久是天尊地卑,国学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国学是生生谓易生生不息是绵绵若存,国学是自然是客观,是伟大的规律,是永恒的真理。在很多人为归儒归释归道以及国学与马克思主义等等问题纠结纷争的今天,回归到最初最基础的面貌去认识国学,有着更加清醒而紧迫的现实意义。其次是生命国学,国学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国学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国学是油盐酱醋茶,是吃喝拉撒睡,是生老病死故,是衣食住行修,是成人成才成圣成贤,是成长成功成熟大成。在“全民投机”的时代,在机会主义泛滥的今天,生命国学有可能让我们更加真实而幸福。国学,再其次是家庭国学。国学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学是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国学是人的身心落地生根的根据地,是在高压环境下不竭的动力加油站,是在充满了诱惑的社会里面的指南针定海神针,是在剧烈变化的时代里面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强调个性解放以及民族创新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强调家庭、家族、国家、人类一家、地球一家、宇宙一家的家庭国学观念。国学还是公益学,国学就是《论语·雍也》里面讲的公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国学就是《老子》里面讲的公益: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国学就是《礼记·孔子闲居》里面讲的公益: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国学就是《孟子·梁惠王下》里面讲的公益: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国学就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讲的公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学就是最大化的利益天地利益父母利益众生利益万物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学中有丰富的哲学内涵,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艺、文化知识科学化的复兴起来、现代化起来。国学里有很多经典,小孩子要从《弟子规》《弟子职》《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这些都是启蒙教育的读物,向儿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培养正确规范的言行和浩然正气。《周礼》《尚书》《国语》《左传》等适合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少年学习,都是国学的经典著作,我们应多学习国学的知识,多读些国学的书籍,提高自身修养,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中国的发展需要国学,国学的发展促进中国的发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