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把是否陶冶成具有“慎独”的品格,看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道德认为,“道德人格”的践履和实现,主要靠坚持不懈的道德修养。在道德修养上,孔子特别强调“内讼”、“内省”。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更加突出培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性。在《大学》和《中庸》中,提出了修养的最高标准,即“慎独”的境界。在中国历史中,传统道德之所以发生过那么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够同自身的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一种道德能否有改造世界的生命力,除了它的原则、规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外,就在于它能否使这种道德成为人们实际奉行的原则。中国传统道德在修养和践履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料、修养方法和较深的理论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