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孔子的“好学不厌”精神 [复制链接]

1#
    孔子对“好学”的定义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在孔子看来,没有全力以赴,始终如一的好学精神,任何向善的品性都可能发生负面的转化。“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 “仁、知、信、直、勇、刚”都是美德,但如果不通过学习把握其实质,即使努力完成这种美德,依然会发生诸多弊害。因此,必须通过学习,把握道德原则的实质,获得道德认识,才能明辨是非善恶,防止各种恶行的发生。


  


   学习还必须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学思并重。“思”的主要要求是自我省察,经常检查自己的动机和结果,及时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经过自我反省,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最终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孔子本人的道德修养,就是从“致于学”开始的,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自己的好学,孔子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正是由于他一生的勤奋学习、深入思考,才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