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礼义与礼仪[原创] [复制链接]

1#
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然而,国人却不知从何时起,将“礼义之邦”误为“礼仪之邦”。殊不知“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虽一字之差,但涵义万殊,境界之高下何止天渊。
        “礼”
和“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号称“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礼”“义”居前两位。“礼”的意涵是“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通过祭祀以达福
祉。何谓“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义”的意思就是“宜”,即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大致与儒家“中庸”的思想
相同。由此再引申出诸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忠义”“情义”“义士”“义学”“义理”“义师”“义田”“义务”等极其丰富的意涵。
        礼义所表示的含义有“礼义廉耻”“礼义教化”“以礼治国”等,几乎涵盖了儒家关于人伦、天道、政治、社会、文教、风俗诸多方面的基本精神。可以说,礼义的思想,就是儒家的思想;礼义的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
        而“仪”的意义指向十分清楚而单一,即仪容风度,也就是具体的礼节和仪式,如揖让、鞠躬、衣着的讲究、辞令的尊卑等。“礼”“仪”连属为一个词,其含义也同样明确而单一,所表达的意涵,就是具体的礼节、礼貌或礼仪活动、礼仪形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