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的讨论
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关系问题的讨论,始于80年代中期,当
时主要局限于伦理学界。90年代以后,讨论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哲学、
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
第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在回答市场原则与道德原则的关系问
题上,具体表现为———
辩护论 认为道德对经济的影响作用具备一种合理性辩护的功能,
经济原则能转换成道德原则。
划界论 认为道德的本质是超功利原则的,与经济关系不对应,市
场经济的动机是功利,市场经济的原则是他律,而道德动机是非功利
的,道德原则是自律的,两者互不牵涉,互不规范。
统一论 认为经济与道德是辩证的否定关系,两者关系的中介是利
益关系,不同的利益关系反映不同的道德观及其价值体系,经济要对
道德起决定作用,就通过这个利益中介;道德要对经济起反作用,也
通过相应的利益中介。
第二,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立起新的
道德意识和原则的问题上,存在着几种说法———
外灌说 认为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孕育出道德原则来,必须在市场经
济建立以后,在经济体系之外,寻找一种合理的原则灌输其中。
内隐说 认为就我国经济运行机制的现实情况看,应该从市场经济
内部引出道德价值和道德体系来,才能避免目前空洞的说教。
制度说 认为制度伦理是当前道德建设的关键,如果一个社会制度
不合理,那么人们的品格和修养就一定会下降、低下,因为,制度本
身不合理,无法保证个体行为的合理,无法保证建立起良性道德规则,
无法解决已形成的道德沦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