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陈思文
- 新手上路
- 4
- 258
- 2012-05-08
|
1#
t
T
发表于 2012-05-09 00:29
|显示全部
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谐是个大概念,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它有丰富的内涵。对企业而言,构建和谐企业,重在要有合理科学的政策,让人易接受、愿接受、能接受,这是和谐企业的基础。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对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就探索之路略谈一管之见。 一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从创新机制入手。南通四建集团对职工比较敏感的机制构架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采用了“合二为一”的权力结构模式,建立股权流转机制,较好地解决了改制民营建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问题。 1、“合二为一”的权力结构模式 南通四建根据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和公司的客观实际,决策层与经营层的设置采取的形式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分设,其他董事会成员兼任主要市场的经营管理者。实践证明,这种权力结构大大提高了公司董事会决策的执行力和行政效率。之所以采用这种不完全分设的权力结构,一是从企业的实际考虑。四建公司在全国30多个省市拥有市场,亿元以上产值的市场就超过10个,最大市场的施工人员超过万人,市场分布广、人员分布散,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难度。设置这种权力结构有助于全面及时了解公司各市场的经营生产情况,为董事会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确保了董事会决策能准确传达和有效执行。二是国内还没有形成职业经理人市场,职业经理人的聘用也不尽规范。三是国内对资本的认识还不太深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对劳动创造的价值和投资者的资本价值二者难以科学界定,这给利益的合理分配带来较大难度。而这种模式是在《公司法》的大原则下设计的,更符合企业现状。因此,就建筑企业来说,在传统的文化背景下,决策层与经营层合二为一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 2、创新股权流转机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东中有少数大股东接近退休年龄,他们退休后所拥有的股权如何处理,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问题。为了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在保持权力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四建公司采用股权流转的形式,建立股权流转机制。 按《公司法》规定,股东就是公司的所有者,大股东始终可以保持出资者地位,是公司的主要决策者,而一线创造效益的主要经营骨干,即使很优秀也只能永远是高级打工者。这样,势必形成两个利益群体。实践经验告诉人们,一个企业只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否则,企业就难以和谐发展。为此,四建公司设立相应机制,实施股权流转。一是股权退出机制。凡是调离公司、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股东所持股权、死亡股东的股权、未能当选董事或退休的大股东所持的大部分股权,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方式退出或转让股权。公司每年进行一次股权现值评估。所有转出的股权均由职工持股会先行收购。二是股东和董事会的进入机制。凡是新当选的董事必须在三年内将其股本增至500万元。因注册股东减少需要补足注册股东数时,可由股权领导小组从符合注册股东条件的股东中推荐,经董事会同意,股东大会通过后成为新增注册股东。原则上两年认定一次。现无股权的且符合初次认购股权条件的公司经营骨干,经股权领导小组推荐,董事会同意,股东大会通过认定,认购部分股权,成为新增股东,进入职工持股会。注册股东以外的股东由职工持股会进行统一管理,职工持股会股权不参加选举。这样公司的股东就处于流动状态,不但解决了公司“合二为一”权力结构的稳定,促进企业和谐环境的构建,而且能极大地调动一批年轻有为的经营者的积极性。 二 发展好企业是和谐的根本。思路决定出路,把企业做强做优这是最实在的和谐。否则说和谐就是纸上谈兵,同时更不能满足低层次的所谓送温暖。办实事、办好事就是构建和谐企业,这是误区,发展才是根本。 对于企业来说,优势是优和势的统一体,两者兼备才是真正的优势。“优”是指核心竞争力,“势”是指规模,规模是发展的基础平台;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的主导因素,企业有优无势或有势无优都是不能形成优势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企业才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四建公司在建筑施工主业上的“势”已比较明显,但“优”还有待提高。相关产业要在增“势”的同时不断创“优”,形成真正的优势产业。“优”和“势”要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形成真正的发展优势。主业优势和相关产业优势要互帮互补、互相搭台、同台唱戏,形成众多优势的叠加效应。 1、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做强建筑施工主业 房建是四建公司的主导产业,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基础和保证。公司在建筑施工主业上逐步实现四个转向,即: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由低端产品转向高端产品,由单一房屋建筑施工转向工程总承包、代建和B0T项目。公司适度控制规模的扩张和产值的增幅,重点放在做强主业上。首先通过优化专业结构,调整市场布局,提升管理层次,使企业的建筑施工产值控制在100亿左右。与此同时,以技术创新为主线。大力发展和自主创新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专业施工的专有技术,突破传统技术,提升装备水平,逐步实现企业经营网络化、管理系统化、商务电子化、工程项目管理的远程在线化。从而,建设一个体系完善、结构合理、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能实现主体联动、资源流动、市场推动、区域互动的企业集成创新体系,推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从物质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要以建筑为平台,通过主攻高端市场,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企业公众信誉;通过增强投融资能力,扩大资金流通渠道,突破资金瓶颈制约;通过建筑平台为相关产业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发挥综合优势,取得共同发展。 通过把管理重心下移,实现公司利润核心从集团总部向地区子公司和专业子公司的转移,把子公司做强做大。 2、拉长企业产业链,发展多元产业 利用公司的市场公信力和主业优势,发展相关多元产业,向主业的上下游延伸。一方面,投资土地开发、房产开发,发展勘察设计;另一方面,发展装饰业、楼宇智能化、机电及电梯安装维修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及物业管理等服务业,构建集团的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在建筑的上游,要加大投资,增大土地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房产开发,集团下属的房产公司要充分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利用苏通大桥建设的有利时机,把企业做强做大,做出名气,做出效益。要发展勘察设计,逐步与施工联手,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服务。建筑业竞争方式由单一的设计或施工的竞争,转向项目管理及工程总承包的竞争。在建筑的下游,要利用主业的平台和信誉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装饰装潢、楼宇智能化设计施工、机电安装、电梯安装及维修,以及工程质量检测和物业管理等服务业,通过做品牌、树信誉,扩大产业规模,把专业公司做强做精做大。 相关多元产业与建筑施工主业相比,科技含量较高,利润空间也较大,通过发展相关多元经营,提高其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比重,使多元化产业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利润的主要增长点。 要继续实施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战略。通过兼并重组和自身功能再造等多种形式,继续组建新的地区公司;通过提升等级、扩张规模,把已经运作的地区公司做强做大;通过拉长产业链,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培育发展专业施工企业集群;集团要继续把管理重心下移到地区子公司和专业子公司,实现公司利润核心从集团向地区子公司和专业子公司的转移,子公司专司生产经营,集团专司资本运营。构筑以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专业公司、地区公司和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层次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配套协作、整体优势明显的建筑企业集团。 三 企业发展到一个新层次,构建和谐的问题就更突出,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深谋远虑,从长计议,要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待和谐。 企业能否有效的克服发展中的困难,突破发展中的瓶颈,是企业能否提升等级、做强做大做久的关键。四建公司要通过积极有效的前瞻性战略规划与实施,通过优秀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突破发展瓶颈,使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生机与活力。 要继续实施人才兴企战略。企业不但要有高瞻远瞩的智慧型决策者和具有拼搏精神、身体力行的领跑者,而且要有一大批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的经营管理者和能够紧跟国内先进技术、及时为企业施工生产“排扰解难”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能够满足企业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和高、大、难、新工程施工需要的高级技师和复合型人才,我们还要有优秀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共同组成一个结构合理的团队,企业有了这样一个高素质的团队就无往而不胜。与此同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人才优势支持企业的发展战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除了要有适应市场的发展战略外,还要构建能够凝聚员工人心、激励员工向上的和谐文化,使之成为推进企业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和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高度来认识资本道德,摈弃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讲究诚信,讲究职业道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唯利是图,更不能见利忘义,甚至不择手段做出违法的事情,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忘公益事业,为社会多作贡献。要通过制度建设和严格管理,把资本道德、财富伦理、为富要仁逐步形成企业的一种传统,上升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共荣共和。整合各个层面的价值观有利于统一大家的思想,培养集体荣誉感、对企业的归属感等群体意识,激发大家的高度责任心,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整合各个层面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培养,能融合不同层面人员的思想,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 在整合企业各个层面价值观的过程中,要注意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要形成“相融感”。参与整合的各个层面,要做到相互信任、理解、尊重,以形成一股强大的活力。特别是企业领导层应当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风范,以高素质的雅量容人容事。二是要形成“公平感”。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公平的人际关系,充分地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把价值的认同、目标的共识、心灵的沟通和感情的交融,作为形成企业凝聚力、提高责任感的主要因素。三是在处理企业与利益关系时,必须遵循基于和谐理念的共同价值观的原则,即:人的价值观高于物的价值;企业价值高于个体价值;社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长远利益高于短期利益;内在约束高于外在约束。今后将以构建和谐的环境为目标,注重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员工的思想脉搏和心态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调整。在决策中,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让股东真真切切地参与到企业改革中,坚持以大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竭尽所能地解决好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办法、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靠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员工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靠完善机制、制度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让每位员工都看到希望;靠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把大家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形成企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这种和谐的人文环境一定会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和执行能力,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通过正确的战略导向,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努力把企业推上更高的发展层次,提高运行质量,提高发展水平,使公司真正成为一个资金雄厚、人才密集、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优势建筑企业集团。 四 遵循原则,实现共同价值观,是促进企业和谐的根本。 多年来,四建公司始终紧贴企业发展的主题,发挥先进理念的导向作用,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并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新的工作要求,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1、培植共同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最核心的本质 价值观是一种影响行为主体认知能力的因素,是一种内在的行为取舍标准。价值观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培育企业与之相关主体间的共享价值观。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手段与目的、责任与权利的辩证关系。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要分享,说到底,就是要处理好共建共享之间的关系,就是要发挥文化的超越性,在把握人的需求动机的基础上,强化组织意识,引导员工的意识从物质性向自我实现服务社会的精神性升华。因此,实现发展与共享的平衡是企业和谐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实现共享的过程中,企业必须遵循基于和谐理念的共享价值观的原则,即: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组织价值高于个体价值,社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长远利益高于短期利益,内在约束高于外在约束。也就是要很好地处理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共生共享问题,最后形成命运共同体。 2、研究价值观差异性是构建和谐的内在要求 用哲学的观点看问题,“和谐”原本就是一个差别概念,没有差别,就无所谓和谐,纯粹的“无差别境界”是不存在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多元、差异、矛盾、斗争是“和谐”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差别和矛盾,“和谐”就无从谈起。既然“和谐企业”是差异概念,那么,在培育价值观问题上,人们就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在差异当中寻找“同一”。就四建公司而言,除业主和合作伙伴外,企业内部存在着诸多利益相关者,本位价值观和文化的差异显而易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 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他们所具有的是精英文化,是企业主导价值观的倡导者、引领者。他们的素质包括,决定企业发展前景的远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使命,感召影响他人的激情,决定领导内在价值的驱动力,体现领袖魅力的凝聚力。他们追求财富和利益,但更多的是追求事业、名誉、声望和社会地位。 管理团队的价值观。他们体现出的是能人文化,是企业主导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相融的实践者。他们处于企业中间层,一般是“一专精,多专通”的能人,既具有灌输思想的能力,又具有贯彻行为的能力。他们大多追求名利,但更多的追求个人发展,平时工作积极进取,发奋向上,期望多出业绩,得到重用。 员工主体的价值观。主要体现的是工匠文化,是企业个体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者。他们以手艺和体力获得报酬,求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追求既得利益,不受克扣;追求公平公正,不受歧视;追求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有安全感;追求企业不仅提供员工(民工)打工挣钱的机会,更能给他们生命中一段开心、有意义、有成就感的时期。
|